7月29日,我市動員全國水
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建設,部署用三年時間(2015—2017年)把鹽城建設成為沿海平原水網地區水
生態文明建設的典范城市。
中國江蘇網7月30日訊 7月29日,我市動員全國水
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建設,部署用三年時間(2015—2017年)把鹽城建設成為沿海平原水網地區水
生態文明建設的典范城市。實施方案明確了試點期“六大建設任務、八項建設內容和十大示范項目”,共實施70個建設項目,總投資高達135億元。
近年來,市委、市政府多措并舉推動綠色發展、建設美麗鹽城,通過實施鹽龍湖生態凈化工程、城鄉河道整治三年行動等一系列治水興水舉措,進行疏浚活水、生態修復,水生態建設有了一定的基礎。
此次試點建設將以鹽城市中心城區為核心,輻射7個市縣(東臺、大豐2個縣級市和建湖、射陽、阜寧、濱海、響水5個縣)。按照與其他規劃目標實現緊密銜接的要求,考慮鹽城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對水
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新要求,對我市水
生態文明建設試點期分類提出了水安全、水節約、水環境、水生態、水文化、水管理等6個方面23項評估監測指標。
根據實施方案,圍繞“東方濕地之都、水綠生態鹽城”的城市發展定位和
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,突出“六大體系”建設,實施八項重點內容和十大示范項目,形成“一核、一軸、一帶、三片、多點”的水
生態文明建設格局。到2017年末,我市水
生態文明建設主要評估監測指標基本達標,人民群眾對水生態環境滿意度持續提高,實現“河海安瀾、碧水暢流、岸綠景美、水韻鹽阜、濕地之都”的良好愿景。
據了解,當前,全國開展水
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的城市共有104家,江蘇13個設區的市中就有9家,對比周邊地區,徐州、揚州、蘇州、無錫是首批全國水
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,第二批試點中除了鹽城,還有南通、淮安、宿遷、泰州4市。
【閱讀延伸】
水
生態文明建設5大格局
一核:以鹽城市中心城區為核心,實施城市河道綜合整治工程,構建市區生態河道網絡,改善市區水環境;以海鹽博物館、鹽鎮水街、瓢城遺址公園、鹽龍湖、大洋灣生態濕地公園等為節點,形成特色鮮明的城市生態景觀功能區。
一軸:以通榆河為主軸,打造我市腹部地區的清水走廊,保護與修復通榆河沿線生態環境,提高通榆河水質,保障鹽城市區及通榆河沿線的供水安全,形成沿河生態保護功能帶。
一帶:以東部沿海高等級公路、海堤及沿海海岸為帶,構筑沿海防洪安全保障體系和沿海生態防護林,保護和修復沿海生態濕地,發揮濕地抵御海潮、調節氣候、美化環境的功能。
三片:以灌溉總渠和通榆河為界,劃分為灌溉總渠以北片、里下河地區片、沿海墾區片。灌溉總渠以北片以流域防洪(潮)、節水灌溉、地下水保護、黃河故道生態修復和濕地保護為重點,建設洪澇排??焖偻ǖ?,實施海堤和灌河堤達標建設、灌區改造、黃河故道綜合開發等。里下河地區片以平原河網為基底,采取截污減排、溝通水系、構造生態河道、實施湖蕩濕地生態修復,打造現代水網,改善水環境,提升水域生態功能。沿海墾區片做好沿海濕地保護與修復,發展生態農業和節水灌溉以及節水工業,重點實施灌區節水改造、水土保持綜合治理,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。
多點:以每個縣城為節點,重點改善城市水環境;以丹頂鶴保護區、麋鹿保護區、大縱湖、九龍口、金沙湖以及水美鄉村、水利風景區等為節點,強化不同類型水體和濕地的保護與修復,發揮其多樣化的生態功能;以古淮河入海口(云梯關)、鹽鎮水街、范公堤、射陽河閘、通榆河樞紐等為節點,保護歷史文化遺產,弘揚水文化。雨水模塊,
pp模塊,
雨水收集,
雨水調蓄池,雨水蓄水池